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 (第2/4页)
事方式,让戏抓人眼球的同时,还留余味,回味有滋。 只是因为兴起的时间不长,再加上多为民间传唱,从事杂剧创作的人不多。 比较出名的也都是一些神话传说还有历史故事,就比如“三顾茅庐”之类的。 宁砚曾经陪着陆秋歌和白淑兰也看过一些戏,所以对正在进行的这场戏也有几分熟悉,知道这本戏唱的是前朝一位孝子搏虎救母的事。 进入院子后,宁砚扫视一圈,就看到了这位毁誉参半的大凉太子。 这次萧启崇倒是没有跑到戏台上去唱戏。 但看他那坐不住的样子,还有跟着念唱词的嘴、比划的手,宁砚丝毫不怀疑要是没有他的到来,这位太子爷肯定就换衣化妆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了。 宁砚也没上去打断萧启崇看戏的兴致,一直站在一旁等着戏曲结束。 戏曲结束时,萧启崇直接站了起来,兴奋的喊到:“唱的好!你们几个统统有赏!”说着,萧启崇指着戏台上的一人对身旁的太监说到:“李善,回头将那个唱大孝子的人给本王留下来,等闲下来本王要和他切磋切磋。” 李善连忙带笑应下。 等一众戏班子的人撤下去后,萧启崇似乎才想起来宁砚,让李善将宁砚请了过来。 “你就是宁砚?”萧启崇绕着宁砚转了一圈,上下大量了一遍后开口问道。 宁砚躬身行了一礼。 “微臣宁砚见过殿下。” “免了。” 萧启崇随意道。 “父皇和太傅都在本王面前赞许过你,但如今本王看着,你除了长的不错,年纪轻一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宁砚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能用眼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