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首辅_分卷阅读10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2 (第2/4页)

因为诗会是在鹤颐楼举办的,后世的史书之中将这场变故命名为“鹤颐诗案”,成了后世了解文字狱的一件典型案例。

    作者有话说:注:文中的诗来自李白的和李商隐的。

    由两首诗拼接而成,因情节需要,有改动。

    看过忘了就好,以原诗为重。

    鹤颐诗案原型是苏轼的乌台诗案和清雍正因“维止”二字而起的文字狱,大家应该知道,我在这里就不详说了。

    整理了一下主要人物年龄表皇帝:44岁章严维:62岁韩哲松:71岁章钟凌:39岁白淑兰:48岁宁砚:29岁陆秋歌:31岁章友朗:10岁宁颂:4岁半宁悠:1岁半男主升迁时间线:太初四年,二十二岁,翰林院庶吉士,从七品;太初六年,二十四岁,内阁侍读学士,正六品;太初七年,二十五岁,田赋司大司卿,正五品;太初七年,二十五岁,金陵审判史,正五品;太初十一年,二十九岁,户部侍郎兼官票府总裁,正四品;纠正本文的两个严重错误:首先是今天整理时间线,发现了第41章 和第59章的错误。

    41章说宁砚二十三岁,应该是二十四岁。

    59章说章严维已经快六十岁了,实际上已经六十一了。

    写的时候简单的理了一下,算错了,重新整理的时候才发现,在这里纠正一下。

    前面可能还有错,我发现了再改。

    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大凉的北边是突厥,我一开始写的是突厥,后面脑子糊涂了给写成匈奴了,匈奴在东汉时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了。

    非常对不起大家,我忘性比较大,写过就忘了,每次用就要往回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