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_第59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5章 (第1/3页)

    至于那些明军将领们夸大其词的战报,那纯粹就是搞笑的。如果按照战报上的数字来算,满清全族早被灭了几百遍了。

    真实的历史是:如果一个小校能得到三个真鞑的人头,那么他就可以升官一级。如果一个将领能得到十个真鞑人头,同样可以升官一级。

    所以说,数人头这种原始的战功记录方式,在某些时间段还是相当管用的,因为道理很简单:人头是由文官来负责点验的。

    这一条规矩,就将无数欺哄夸大的战报给统统戳穿——真正的鞑子人头,很容易就能和包衣们区分开来。

    所以明军后期的那些将领,譬如左良玉之流,他们可以在剿灭流民时杀良冒功,但是一到了和鞑子干架的时候,把戏就使不出来了。

    而这次曹总兵上京,就是憋着劲要给崇祯兄放一个卫星的!

    真实的历史上,满清第一次入关,抢够了撤退之后,跟在屁股后边的明军战报,还是一惯的风格:大胜,收复,光复……总之,胜利天天有,就是没人头。

    道理很简单:满清落在后方城市里的留守部队,势必是可以随时上马走人的蒙八旗和满八旗精锐,这种部队怎么可能被明军大队围歼砍了脑袋?

    那么现在变数出现了:当听惯了个位数,十位数脑袋战报的崇祯兄,突然看到曹总兵带来的百位数,甚至千位数的“真鞑”人头时,不光崇祯,满朝文武会是怎样的反应?

    所以说,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到那个时候,和江南缙绅争地打架这点烂事,根本就放不上台面。崇祯是绝对不会因此而责备曹忠臣的,他还指望着曹忠臣今后多杀点鞑子呢。

    这也是曹总兵忽忽悠悠就把南京方面打发掉的根本原因:手中有大招,无惧宵小伎俩。

    将各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