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5章 (第2/3页)
矿现在基本用不上:17世纪是有露天煤苗的。 新成立的矿业公司很快就会在专业的勘探人员指挥下,确定几处露天煤场的位置,然后下游就会运来大批优质工具,小轨道,小矿车,还有最重要的黑火药和硝化甘油。当露天煤矿被揭顶后,公司的盈利很快就会打着滚上涨了。 到这个时候,穿越众在当地就有了海量的同盟军:股东们赚到粮食和盐后,自然就会对新公司死心塌地,拥护穿越众的每一条政策。 官府也会从中收益:不但能卖掉荒地,还能从煤矿收税。另外,这帮混蛋们历年积欠的粮米现在也有着落了:在穿越众背书下,大户们答应每到手100斤米,就还10斤的欠帐。 总之,皆大欢喜,利益共同体已经形成。 这种模式会在附近持续复制下去。要知道,这儿不光有煤矿,还有铁矿和高品质石灰岩。除了紫金山的金铜矿暂时“国有”之外,其余的矿藏未来都会让土著们合伙开发。 照此发展下去,未来的龙岩就会越来越繁华,外来者会越来越多:靠本地土著那点资源,是支撑不起如此多的矿业公司的。 穿越众会引导大批漳州厦门的豪商进驻这个山区贫困县,将他们的资源汇集进一处处矿业公司里……顺便将附近的山民们归拢打包,该运走的就运走,城市化嘛,就是这样子的。 …… 以丁立秋和卫远为首的文武班子,来到龙岩半个月后,通过软硬兼施各种手段,终于搭建起了几个公司的框架,归拢了一批本地利益集团。 到了这个时候,外来者们才算是初步有了群众基础,可以开展下一步工作了。 县城,乔家馆子,雅阁。丁立秋正在宴客,来人是县衙主薄汪元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