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_第17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第1/3页)

    林氏兄弟现在对这帮髡人的看法,也改变了很多……屁股歪了,看法自然就歪了。现在罗教授在两人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仗义疏财的宋公明哥哥,而赤崁新区也变成了好人扎堆聚义的梁山泊,这帮人除了头发短一点,再没有缺点。

    ……

    回去合计一番后,两人发现诸事已然办妥,现在就等着去窑区参观一圈后,过几天搭船顺利回家。

    兴安平号运来的货物,已经入仓交割完毕,而大员眼下能出口的四种粗货,林氏也酌情选购了其中两款,作为返程所用。

    这四种粗货是:木料,红砖,食盐,土水泥。

    砖头林家不需要,闽北本地就产青红砖。虽说大员出品的红砖笔直整齐,比当地土砖质量高,但是闽北说白了就是个十八线贫困山区,没有那么多富户消费奢侈品,运砖头远不如运盐划算。

    木料更不用说,有明一代,福建出产的杉材都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建筑和船料来源。

    林保全选的是盐货和水泥。

    窑区出产的盐货,今天正在装船。盐货里有一小部分是盐场试生产出的粗盐,其余是窑区出品的细盐。

    无论粗盐还是细盐,品质都远远超过兄弟俩惯常见到的各种杂盐。工业化生产的细盐和后世小袋装的超市盐没有区别,洁白细腻,毫无杂质,咸味纯正,后味甘甜。林保全当时第一口尝到盐货样品后,就决定回程时把货仓都塞满盐包。

    然而当他在赤崁转悠两天后,突然发现工地上的土水泥也比较好用,于是货仓里又添了一点水泥。

    土水泥其实并没有多土,所有包括石灰,粘土和炉渣在内的配料,和后世并没有区别。台南平原矿产资源匮乏,唯独在后世能够得上工业开采标准的,就是石灰岩资源。穿越众的水泥配料其实相当良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