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_重生种田日常 第1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种田日常 第186节 (第2/7页)

,都要亲手做,两人动作虽然生涩、笨拙,干活却是非常认真

    十三岁的傅启烨推着装两麻袋麦子的独轮车跟师父后面下了地窖,下地窖通道平缓,转一个弯才到底下,底下是个长十几米的通道,通道左边隔两米处有小方洞,此时,小方洞里都点上油灯,通道右边隔约四米有个单开木门,看过去有三个木门,最里面是开着的。

    傅启烨推着独轮车跟谢卫华后面进最后那扇门,独轮车停下后,他看见两侧排着大缸,这大缸他见过,这几天前院后院都晒着这种大缸,原来是用在这几里的

    干净黄澄澄的麦子倒进缸里,傅启烨发现师父推来五袋和自己推的两袋倒进去,缸都没满

    谢卫华说话了:“这缸大致能装六百斤麦子,玉米装八百斤,这孔窑孔宽三米,长十二米,地面和墙顶先是砌两块青砖厚,再用糯米汤含量较高的糯米沙浆抹一层,双重防渗水,装粮食的陶缸在使用前擦干净,再暴晒几天太阳,粮食倒满后密封缸口,窖孔里隔两米放一袋斤的屑木炭,屑木炭能吸水防潮,这样粮食放三年还很好,当然每年秋天也要拿出去晒晒两天。”

    傅启烨看两排共二十个大缸,也就是说这里可以存一万两千斤以上的粮食?听师父说意思这是专门放粮食的地窖,另两个门里放的是陈粮了。

    “师父,屑木炭多久换一次?”

    “我们家一般三个月换一次”。

    “师父,建这地窖时花了多少银子?”

    “差不多五十两,糯米花费高,虽然银子花得多,但这地窖用几百年都没问题,比上面的房子还要坚固耐用”,谢卫华说。

    五十两,一般农家就是存有这银子,也舍不得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