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2章 石碑上的经文 (第1/4页)
这段经文与普通的诵经稍有不同,其不同主要表现在语调的转折上,吐字也更加短促轻快。 其音节似乎比一般的和尚念经,也快了很多,和李普生传给他的那段,读音极为相似。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魏武脸色大变,但也只是一闪即逝,倒也没人注意。 等多尔扎布吟诵完了,魏武眉头微皱,说: “老上师吟诵的,似乎是一种经文,好像又不同于普通的诵经声,晚辈根本听不懂。” 多尔扎布点头道: “没错,此经文虽和普通的经文同属梵文,但却和现在流传的梵文不同,是梵文的一种,叫做笈多文。 其实,梵文的书写系统,受抄写者所处地域的影响,根据时代与地方的不同,书法与字体也逐渐地产生差异。 到了公元一世纪左右,北方的梵字逐渐变成方形字体,南方的梵字逐渐变成圆形字体。 方形字体,在公元4到8世纪,演化出笈多文,7世纪时则演化出了那格利体,最后在11-12世纪的时候被天城文所替代,梵文就此定格。 从笈多文向天城文演化的过程中,事实上还存在很多变体,对贵国影响最大的是悉昙文。 笈多文早在几百年前就失传了,知之甚少,而我从小在寺庙中长大,恰恰熟知这种文字。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两百多年前,光显寺的一座佛塔倒塌,我恰好路过,见到倒塌的佛塔中,有三座石碑,石碑上刻着经文,正是笈多文。 当时寺庙正在维修倒塌的佛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