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二百二十三章 散佚典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散佚典籍 (第1/7页)

    翻检这近万件文物典籍之中,这两个少年不时地惊呼道:“这是什么?难道是魏晋时候的墨宝?”

    这三百四十二箱文物被拆箱后,根本没有时间仔细处理,只是按照基本的归类,将大体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书籍字画,瓷器,玉器,在保证不受损伤的前提下,满满堆了两三个船舱。

    这两个少年先从书籍字画,文字典籍一类开始整理。这一类,是这批古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如果余生在此,很容易将一个少年怀疑是魏晋时期墨宝的东西给辨认出来,这一卷手抄的佛经,正是后世唯一留存的中国西魏时期的墨宝《菩萨处胎经》。是人间传世最古老的写经。此卷为西魏大统十六年陶仵虎写造,字大如豆,书法为北碑一派,笔意自如,全无石刻字体的方拙之态,其超凡入圣之处,实有不可思议之妙。

    “不知道,还要等夜叔请人来掌掌眼。不过这个我很确定是《永乐大典》其中的一个零本单册!”说话的这个少年一只手中拿着一本远比其他线装书阔大的书卷。而他的另一只手中,还有与其形制相同的基本书卷在。

    这一个少年手中拿着的几本书卷。开本宏大,高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气度非常,明显与其他的书卷有所区别。这一个单册,有五十页,每一页都用的是厚实雪白的树皮纸。数百年以降,除了书页有些略微泛黄外,竟是毫无破损。显然是传世之物,珍藏许久。

    唯一有些破碎的,就是包裹在书籍外面的书衣,书衣这种东西,其实相当于后世书籍的封皮,因为《永乐大典》是皇帝专用的百科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