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诱之以利 (第1/7页)
《战马》这部电影是在余生穿越到这个时代前几年上映的,导演是在战后出生,十二岁时拍摄短片,十三岁时拍摄战争电影并获奖的天才导演斯皮尔伯格。这部《战马》改编自英国人的同名小说。如果余生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一部儿童小说。只有在儿童时期,一个人才会以马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一旦成年,大部分人便会选择去看以正常人视角代入的书了。 这部《战马》,并不能算是斯皮尔伯格最杰出的代表作。身为犹太人,《辛德勒的名单》才算是斯皮尔伯格最能体现自身天才与专注的作品。 但是,不可否认,《战马》这部作品中,斯皮尔伯格叙述战争的技术又上了一层。选择的视角凌厉而刁钻,如同手术刀一般,将战争剖析成细节。然后,一眼见底。 叙述战马,主角自然是一匹马。而且,是一匹天资出众的马。故事本身的结构,有如后世的网络小说。在表面看来,似乎是一个农夫与一个地主之间的矛盾,并以此引发出在拍卖会上的竞价。然而,实际上,无论地主和农夫怎么竞价,抬高的都是这匹马的身价。 而随后,这匹马引发出的有关于能否犁地的争论,只不过是一个铺垫而已。这个铺垫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出于同情弱者的心思,观众很容易便可以代入年轻的男主角阿尔伯特。 而下雨天,阿尔伯特和这匹马乔伊的成功,便是经典的逆袭和后世网文中踩人打脸的情节。虽然不知道斯皮尔伯格是不是读过中国人的网文,但是,这其间结构上的巧合,并不仅仅是巧合而已。 每一个巧合的背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