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三十六、不拜王侯忠黎庶 (第1/4页)
宴席中,除那饮酒渐醉的白郅易,还有一名修士,与白郅易有同样的期望、野心。——想要让妖国黎民生活安定、富足。 那个修士,就是白子墨。 梅君白子墨。 如果以史书的角度撰写白子墨这一生,必当满是风光、尽列伟绩。 少年得志,受妖帝、妖后赏识,被妖帝引为亲卫;青年天赋异禀,力压大荒各路天才俊杰。 中年获封墨邑,权重庙堂。在妖国无主后,更是一人作为妖国的真正执掌者,隐于幕后百年。 但白子墨自己知道,他这一生,有多糟糕、多辛酸。 年少经历饥荒,尝够人间苦楚、世情冷暖。青年涉身庙堂,历遍尔虞我诈、争名夺利。 中年在恩义与利益间游走,赶上至尊起义,惊诧于至尊那“大道为公”的理想,扼腕于理想的破灭。 随后妖帝、妖后离世,女儿又不知缘由、趁乱带走圣女。 白子墨面对天下的变动与不安的境地,孤身稳定、运筹一切。 宗族动荡,家人不解;群臣窥伺,天下议论。 这些,白子墨一样未落下。 只是,白子墨知道,如果自己登基,不知妖国会乱成什么样子。 一场饥荒,他白子墨经历过。 可登基后,会有几场饥荒?会饿死多少人?他白子墨不敢想。 所以,白子墨断不称帝。也不许他人称帝。 只因白子墨深刻明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白子墨也有私心,也有欲望。 他也曾想过裂土封王、窃国称君,但想起父母死于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