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朕为夫人寸心如狂 第98节 (第6/6页)
之时。 内行看门道,当兵的都知晓,为将者并不太重武力,反倒是更重谋略排兵。需要的是能调兵遣将,一夫当关的儒将谋臣。 此等将领更需要至少十余载的历练,寒门如何能培养的出来?便是前朝世家,倾尽全族全力几十载,又培养出几个来? 有能耐的老将早在十几年前陆续战死。新的这一批多数许多自诩忠君爱国,多数都是前朝名门之后,亡国时要么拼死抵抗死在朝廷刀枪之下,与朝廷有血海深仇,要么都先后随着周道渊跑去了黔南,宁愿龟缩在那一方土地。 否则黔南那般小的一块地,能叫朝廷打了三次,数十场战役也攻打不下的? 殷氏能入主帝都,无非便是沾了一个满门神将之名,殷氏子弟能文能武,在前朝武将被世家割据,庶族连字都难识的年代,靠着满门谋臣武将闯出一番天地。 而如今,殷家子弟也不行了,后续无力,前辈死绝了。 太祖六个儿子,战死了四个。 朝中能用的大将唯一个李大将军,一个这两年才能独当一面的陈伯宗。 李大将军年逾六十了,两鬓斑白,奈何手下没有一个能接任之人,才落得他至今不敢卸甲。 皇帝亲自说起遣兵掉将之事来,亦是颇为头疼。 手中无能将可用,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能拿得出手,还都放在黔南,总不能全从黔南撤回来。 此事一直议至深夜,达成和议,暂且从黔南撤回两万边师,撤回十二名将领调往北地,边境诸事才安排妥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