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6节 正确的选择 (第1/4页)
诸锦州军官先是默然不语,通过大家的交流和接触,他们很清楚东南军与明军确实存在着三大差异! 一、只效忠于领袖,不属于其他人,没有私军! 二、坚决服从命令! 他们去参观过东南军的参谋部驻地,在那里看到字样大大的“十杀令”。 “遇敌不前者,杀! 临阵脱逃者,杀! 见死不救者,杀! 贪生怕死者,杀! 投敌叛变者,杀! 延误战机者,杀! 违抗军令者,杀! 泄露军机者,杀! 谎报军情者,杀! 动摇军心者,杀!” 触目惊心,其实明军也有类似的训令,东南军的命令是动真格的,不象明军经常存在不服从命令或者乱来一气,有诸如“临阵逃脱卖队友”、“遇敌不前”“互不服气、互相拆台”等这些陋习。 譬如浑河之战,当时明军集结大军进攻北虏的沈阳,参战的除了四川白杆兵、浙军,还有巡抚袁应泰指挥的部队、包括总兵朱万良、姜弼、李秉诚等,但遇敌都怂了,而川军与浙军同样不和,这样的态势打得赢才怪! 关外如此,关内亦是同样-----“长腿将军”贺人龙,崇祯十三年,杨嗣昌围剿张献忠、罗汝才之时,他从开县“噪归”陕西,以致张献忠突破重围,从容进入四川,一发不可收拾。在项城战役和襄城战役中,他两次抛弃主帅逃跑,导致战事失败,两位督师被杀。 又有在襄城战役中,汪乔年率领的陕西兵解救湖广兵,没想到湖广兵解围后不配合作战,这个不义之举导致陕西兵溃逃,结果是汪乔年战死。 在明朝,虽然文官压武将一头,但随着战事紧急,反倒是文官经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