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1638节 北海攻略(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8节 北海攻略(一) (第1/4页)

    北海承宣布政使司当然不可能光是靠送上一大块金子就能立功,而是脚踏实地,努力地消化巨大的土地。

    包尔康忙于组织军民干活,要去种地,种植祼燕麦与土豆,努力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从长城内地运粮到北海,路途遥远,十不存一,根本不现实。

    再有种菜,当地的土质非常肥沃,不过天气寒冷,不能种植越冬作物,只能种植一些生长期短的作物,包括春小麦、大麦、燕麦、土豆、甜菜和亚麻。

    即便如此,也十分地了不起,因为北海实现了粮食自给。

    这是必然的事情,只要给中国人一块地,就能够种出东西来。

    包尔康绝非那种动动嘴皮子就坐下来喝茶的官僚,而是深入基层,跑遍行省。

    他积极推行试验田,在适合耕种的地区先行试种,得出了成功经验后再大面积推广,如此就减少了农业成本的损耗。

    经过试验,发现黑麦是最合适在北海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它的耐寒能力很强,较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黑麦叶量大,茎秆柔软,营养丰富,草质柔嫩,适口性好,是动物喜食牧草,黑麦亦可增肥地力。

    它的耐寒能力很强,种子在0.5-2℃,幼苗能忍受(-35)-(-37)℃的严寒,拔节至抽穗适宜的温度为15-16℃,灌浆期为16-20℃,当温度高于25℃时则影响灌浆,也就是说温度过高反倒养不成。

    于是北海普遍种上了黑麦,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他们还学到了避免在非常低洼的潮湿针叶林带(易腐烂)或太高的开放土地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