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兰_第一百三十八章 乐山离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乐山离碓 (第3/5页)

山凿成临江危坐。

    乐山大佛所在的乌尤山和凌云山体本身就是一尊硕大无比的天然睡佛。

    “巨型睡佛”又称“隐型睡佛”,位于乐山城侧的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汇流处。

    卧佛的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连襟而成,头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滨。

    巨型卧佛之“佛头”最为惟妙惟肖,乌尤山为“佛头”,景云亭如“睫毛”,山顶树冠各为“额、鼻、唇、颌”,富有神采。

    凌云山栖鸾、集凤两峰为“佛胸”,灵宝峰是其“腹和大腿”、就日峰是其“小腿”,东岩南坡则为其“腿”。

    其身形神态逼真,堪称天下一绝。

    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卧佛〞腋部的深坳处,彷佛是印证古代民间〝圣人出于腋下〞的传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因此,这里又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xue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

    这些水沟和洞xue,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

    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