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兰_第一百三十四章 武当祖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武当祖师 (第4/4页)

观了武当山上的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根据《真武经》中真武修真的神话来设计布局,突出了真武信仰的主题。在《真武经》中,真武的出生地为净乐国,因此,在均州城外建有净乐宫;五龙、紫霄、南岩为真武修炼之地;玉虚宫,因真武被封为“玉虚师相”而得名;真武曾领元和迁校府事而建元和观;回龙观、回心庵、磨针井、太子坡、龙泉观、上下十八盘、天津桥、九渡涧等无不与真武修真的神话有关,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使朝山的香客只要一进入武当山,就沉浸在真武修真的神话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真武的信仰和崇敬。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整体布局以天柱峰金殿为中心,以官道和古神道为轴线向四周辐射。北至响水河旁石牌坊为80千米,南至盐池河佑圣观25千米,西至白浪黑龙庙50千米,东至界山寺35千米。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主题突出,井然有序。武当山古建筑群还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保持了武当山的自然原始风貌。工匠们按照“相其广狭”、“定其规则”、“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的原则来设计布局。营建武当山的材料不是就地取材,而是从各地采买。营建时,充分利用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岩涧的奇峭幽邃,使每个建筑单元都建造在峰、峦、岩、涧的合适位置上,其间距的疏密、规模的大小都布置得恰到好处,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时隐时现、若明若暗、混为一体的艺术效果。

    (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它是中国古建筑成就的集大成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