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分刻如屏,以形写神 (第1/4页)
昭陵六骏这种石刻,凋刻的到底有多好? 首先,就凋刻的形象而言,六匹骏马形态各异。 它们或站或作奔驰状,健硕有力,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唐代西域马的形态。 从每匹骏马的描绘中,使观者获取不同的情感体验。 疏密结合的表现,集中体现在马头部的刻画中。 作者为突出马的这一情感中心,着力刻画马的头部,使其无关及装饰进行具体而详细的刻画。 而马鬃的刻画上则极为简练,有几个大面所组成体积就够了。 这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为了避免喧宾夺主。 这种强烈的对比,较好地体现了马头这一主体。 除此之外,还有线面巧妙的结合,构成了六骏特有的艺术效果。 六骏是由无数条线,集合而成的面。 从任何角度进行观看,它的外轮廓线都清晰可见。 “线”流畅而相互呼应,如昂起的头部,脖颈之间相连侧面弧线,富有弹性而内外呼应。 坚挺的胸膛,线条刻画充满张力,像要崩开一样。 外轮廓线之内的线条微起微伏,感受到了一种线刻的内在力量,将每块肌rou交待得清楚而不琐碎。 通过大体、大面和线条之间的起伏变化的描画,让人深刻感受到“骨法用笔”的味道,柔中见刚。 在六骏的画像石中,引人注目的还有一处。 马匹头部上方,留有大小不等的方形块面。 这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似有不完整性。 且位于头部上方有种压抑感,但这绝不是作者的失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