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九鼎八簋 (第1/4页)
没有足够的文献记载,也没有发现真是的器物加以证明,很多历史都充满了疑云。 甚至出土的文物越多,有时候会造成更多疑云。 之前提到过的《陕集》,关于该铭所涉及的史事和人物关系,学术界大致可分为四类七种说法。 第一类说法,主持该墓发掘报告的周原考古队认为,铭文中所记述内容,是昔鸡出使韩国一事。 昔鸡奉周王后派遣去谒见韩侯的夫人艿姞,并受到韩侯的赏赐。 第二类说法,有的学者认为艿姞就是韩侯夫人。 作为韩侯之妻的艿姞,可能赴王畿参加某种活动。 活动结束后,王姒让昔鸡把艿姞送回韩国。 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认为艿姞赴王畿,就是为了觐见王姒,之后王姒派昔鸡护送艿姞回国。 第三类说法,认为昔鸡前往韩国或南燕国迎娶艿姞。 主张此说的学者把其中一个字读为“御”,训为“迎”。 但对迎娶的主人理解不同,仍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看法。 其一,何景成等认为昔鸡簋所记史事,是昔鸡受王姒之命,前往韩国为王室迎妇。 亦即艿姞就是要嫁到周王室的新娘子。 其二,有的学者认为此簋是王姒命昔鸡迎娶艿姞于韩国,韩侯赐给昔鸡与艿姞贝、马。 其三,认为昔鸡出使的目的地并非韩国,而是姞姓燕国,昔鸡是奉王姒之命; “艿”字与“徵”声相近,其地应在西陕省wn市澄城县西南。 前往南燕国为艿氏大夫迎亲,为王姒所主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