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_第一千七百零四章父乙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父乙鼎 (第1/4页)

    继续下翻照片,下面居然还有青铜鉴。

    错金银铜方鉴与铜方罍,罍置于鉴中,罍内又有提勺一件,勺细长柄,环形柄首。

    在缶、罍内装酒,在鉴内放冰,就可达到冰酒的效果了。

    最著名的方鉴缶组合,要数曾侯乙墓出土的那两件了。

    曾侯乙铜冰鉴不仅体量大,设计的也十分巧妙。

    铜缶在内,铜鉴在外,鉴缶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用来置冰块,借以冰酒。

    与别处的鉴缶组合不同,曾侯乙铜冰鉴还有鉴盖,鉴盖的正中间开方形口,铜缶的口正好嵌在其中。

    这也让整个鉴缶的造型,更为完整。

    器表上的立体纹饰也足够用心,它以四兽为鉴足,器身有八个拱身龙形耳钮。

    钮尾均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小花点缀其上。

    在没有冰箱的前提下,古人却可以在炎炎夏日享受冰饮。

    那么在古代,夏日的冰块又是从何而来?

    炎炎夏日,古人所用的天然冰块肯定是提前采集的。

    从文献记载来看,从西周开始古人就开始用冰了。

    2002至2005年,考古学家在长安汉长安城长乐宫五号遗址内,发现了大型的“皇家藏冰室”。

    1992年,在南河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后陵墓地宫内,发现了石砌的“藏冰柜”。

    而现在神都故宫内,现存的清代冰窖也有4座。

    古人在寒冬时节采冰,将冰块储存在阴冷的冰窖里。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凌阴”即冰窖,冰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