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第一艘南宋沉船 (第1/4页)
元代的海捞瓷,本来就十分少见,而盒型“辟雍砚”,形制更少,主要出现在元、明清时期。 辟雍砚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的砚面居中,研堂与墨池相连,砚台中心高高隆起,砚台四周留有深槽储水,以便书画家润笔蘸墨之用,显示出它的实用功能。 砚的下部用为数众多的珠足承托,足部明显突出,往往还有纹饰。 辟雍砚的造型独特,显示出制作者的独具匠心。 辟雍砚是唐代的代表性型制,唐代的珍品,有一件现藏于广省博物馆。 那一件砚台是出土之物,属于唐墓出土。 它高5.8厘米,口径22.5厘米,底径24.3厘米。 圆形,砚沿外侈,砚面凸起,几乎与盘沿平行。 砚面与沿之间,有周匝贮水凹槽。 砚座束腰,并有12个小圆镂孔,盘座圈足,近底足处外撇。 外壁施开片青黄釉,釉面光亮。 在瓷砚的发展史上,辟雍砚是颇为独特的一种造型。 辟雍是什么?这是古代天子讲学的地方。 《礼制·王制》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类宫”。 东汉蔡邕的《明堂丹令论》中解释为:“取其四面环水,园如壁。后世遂名壁雍”。 南北朝、隋唐的陶瓷工匠们,模仿辟雍设计出的辟雍砚,是极富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制瓷业的迅速发展,陶瓷砚台大量涌现,其中以一种造型为带足圆盘的瓷砚最为流行,这也是隋唐时期辟雍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