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 (第1/4页)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苏城沦为敌占区,恰逢潘家家主潘祖年寿终正寝。 因族内没有长辈做主,潘家的年轻人又不想,让这件国之重宝被鬼子所得。 最终,经一番协商过后,潘家的年轻人将包括大盂鼎在内的文物通通掩埋起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时有不法之徒觊觎这些埋藏在地下的宝贝。 所幸大盂鼎奇迹般地留存下来,没有失窃。 解放战争胜利后,潘家人目睹了祖国的兴盛,也看到了大盂鼎最好的归宿。 这次,潘家人再次聚在一起,为大盂鼎的未来做出了安排。 当时,族中最年长的是潘祖荫的孙媳妇潘达于。 潘女士提议将大盂鼎捐献给祖国,这一建议得到了潘氏长辈全票通过。 就这样,这件大盂鼎在出土百年后,被陈列在大海博物馆的展区中,供群众参观。 1959年,当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开馆时,大盂鼎被转送到首都,成为第一批参与展览的国宝。 后来,大盂鼎于国家博物馆正式落户,时至今日我们仍可在国博一睹其风采。 显然,在昏聩无能的满清王朝,朝廷是没有力量维护这件国之重器的; 在军阀割据的民国时代,这件国宝亦无法得到妥善保护。 唯有在国富民强的新华夏,这件大盂鼎才能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为时人讲述那段尘封在史海中的往事。 至于小盂鼎传说,此器亡佚于太平天国之际。 另一说法则以为项城袁氏实藏此器,重埋入土,今不知所在。 虽然小盂鼎原器已失,但是小盂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