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秦公一号大墓 (第1/4页)
比如西陕发现过迄今最大古墓,它也是被盗次数最多的古墓。 这座古墓之中的盗洞,多达200多处。 当然,就算这里被人盗掘一空,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座大墓的法决,确认了秦人确属于华夏。 如果是现在,你说秦人可能不属于中华文明大家庭,很多人都认为很可笑。 但是,在没有大规模考古发现之前,这种说法还是很有市场的,因为秦人世代居住在大西北,远离中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便是如此。 在华夏汉族文明刚刚兴起时,周边就有许多游牧民族。 后来处于中原一带的汉族,和周边的一些游牧民族之间,开始了长期的战争与融合。 进入周王朝后,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壮大,时常侵扰边境。 在西北一带,就有犬戎、羌等游牧民族。 事实上,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处于西北边陲一带的秦人,一直都对他们到底是来自华夏民族,还是起源于西北游牧民族存在争议。 多年来,我国的考古团队始终在寻找答桉。 而在西陕发现的一座春秋时期的墓xue里头,就藏着答桉。 这座墓xue位于西陕省凤翔县,墓主人是秦国国君秦景公。 他是秦国第十四位国君,他的墓xue被考古人员称为秦公一号大墓。 秦公一号大墓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最大古墓,出土的文物众多。 其中最具价值的是以青石制造,象征春秋时期诸侯王权的石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