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瓷中人造宝石 (第1/4页)
只要想想,朱元章能够烧制几十年的官窑器,那么传到了建文帝这里,他能不烧? 就算初期没有心情烧,后来天天打仗没法烧,那么景镇的御窑厂就停工了?不可能! 建文帝继位之时,洪武大帝都发展官窑几十年了。 这个时期,建文帝的官窑就算不留款,这四年生产出来的瓷器,也肯定是洪武时期瓷器的巅峰器型。 所以,建文款官瓷,最少也有着洪武时期的特征。 至于瓷器品种,其中肯定有青花瓷,色秞瓷等,这是肯定的。 而彩瓷,肯定也必不可少。 这些瓷器,或者说继承自洪武大帝的官窑瓷特征,最少也不必洪武时期的要差。 所以,建文官瓷的特征就很明显了。 这一时期的瓷器,肯定是器型规整,胎质细腻,秞色温润如玉,工艺精致。 因为这也是洪武时期瓷器的特征,甚至还是永乐时期官窑瓷器的特征。 建文官窑器型前承洪武,后传永宣,也不可能太差。 陈文哲从收集到的建文官瓷(存疑),与明代其他朝代的官瓷对比,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瓷器,一改洪武质朴宏大的器型,变的隽秀典雅。 胎质好像也比洪武更为细腻,器型与绘画纹饰,与后来永宣生产的官瓷有惊人的相似。 这一点倒是符合实际,毕竟建文帝是年轻人,他不可能喜欢老年人喜欢的瓷器。 还有青花料,这也是臆造不出来的。 这一时期使用的青花料,应该与永宣青花一样,呈现的是“苏麻尼青”料固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