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假大墓 (第1/4页)
在上了几天私塾这一点上,初次参加起义军的时候,对朱元璋的帮助确实很大。 毕竟起义军中,最多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但仅凭这一点,远远谈不上什么文学造诣。 在之后,逐渐稳定的情况下,朱元璋对文化方面的学习很是注意。 比如每攻下一处城池,首先就是将当地著名的大儒请到府上,虚心请教。 他让大儒们为其讲解各类知识,包括元末明初著名的大学者宋濂,就是朱元璋御用的讲师。 虽然朱元璋好学,但奈何底子差,整体上的文化程度比那些文豪还差很多。 但作为一个乞丐出身的皇帝,这已经不错了。 另外在经过多年的学习,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已经不低于一个普通的进士。 无论是批阅奏折,还是来往书信,也都能看出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在逐渐提高。 比如明初时有个诗人叫做钱宰,曾在某天夜里做了一首诗。 原诗句为:“四鼓咚咚起着衣,五更朝罢尚嫌迟;何时得遂田间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次日钱宰上朝,朱元璋一见他就说:“昨夜做的好诗啊,但是我没有嫌迟,不如改做忧字如何?” 钱宰吓得慌忙磕头请罪,一首诗,朱元璋改了一个字,意境就完全变了。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文学造诣不算很低。 朱元璋的文化水平,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得来的。 其一,就是曾上过一段时间的私塾; 其二,就是在当和尚的过程中,游离四方,增加了见闻,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