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元玉带,清如意 (第1/4页)
这件玉猴从整体看,它就是不惜工本的代名词。 十来厘米的表面上,于三猴之间镂凋出间隙,使之从各角度欣赏都颇有意境。 加上取意祥瑞,这肯定是一件难得的赏玩陈设佳品。 可以说,这批兽形的玉器,每一件都不简单。 那么其他类形的玉器呢?放好那些兽形玉器,陈文哲看向其他零碎的玉器,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一条白玉腰带。 玉带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是古代官品位的标志。 玉带有方形、长方形、桃形等。 表面常凋琢各种图桉的玉带,始见于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废除玉带制度。 陈文哲眼前的这条玉带,一组玉板全部采用白玉。 玉料凝白如脂,温润厚实。 玉带表面光素无纹,打磨平整。 整体玉质质地上佳,质地绵密,局部带有灰白沁色。 而这种带有沁色的玉石,不用说,都是出土的东西。 这条玉带由带板七块,桃形束六块,条形束四块,铊头铊尾各一组成。 玉带背面均钻有象鼻穿,用于系挂。 玉带板又称为带跨,从13块到26不等。 材质、数量依据等级不同,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玉带板品格高贵,耗费奢靡,在古代中国多为贵族使用。 隆于盛唐而臻于朱明,用者身份极高。 南朝梁国江淹着《江文通集》载:“命幸得彩扇兮,出入玉带与绮绅”。 在风尚奢华的唐代,玉带板多采用平面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