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华夏之奇、陶瓷之谜 (第1/4页)
仿绿松石釉,从清代乾隆时期开始烧造,直到清末仍然有烧造。 也属于低温釉瓷器,造型多见翎管。 这些都是在奇特釉色基础上,打造出来的珍品瓷器。 当然,国内生产的釉料很多,特殊的更多。 之前说的青花、釉里红什么的,都是耳熟能详的釉料。 如果说比较特殊的,还有跟多,只不过这些釉料有点小众。 小众,并不意味这不珍贵,特别是在瓷器当中,小众的精品更显珍贵。 比如雨点釉,就是一种烧制难度较大的瓷器。 因釉中布满金属光泽的结晶,形似雨点溅落而得名。 雨点釉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宋代,齐鲁博山雨点釉最为著名。 雨点釉以其沉静、优雅、凝重、高贵的艺术风格被国内外宾客称为“华夏之奇、陶瓷之谜”。 上等的雨点釉深重,釉底乌黑亚亮,釉面平整。 银色的星点饱满匀称,晶体圆大闪亮发光,结晶点大如豆粒,小如小米,酷似雨点坠入水中迸进的水圈花斑,古又名“油滴釉”。 所制作的产品典雅别致、情趣昂然,制作技术达到空前的水平,被国内外收藏家视为珍品。 其实这种釉色是黑釉特殊品种,属结晶釉。 创于宋代,有典型建窑特色。 一般用石灰石配釉,铁为呈色剂。 生坯挂釉,入窑焙烧到一定温度,釉料中的铁形成结晶体,并聚合成黑色油滴新状。 降温熄灭后,结晶颗粒保留在釉层中,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