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最憋屈的三件国之重宝 (第1/4页)
插上电源后,陈文哲能看到有工作人员,分别拿起超声洁牙机及刻字笔,开始演示如何去锈。 刻字笔刀头触碰之处,厚厚的绿锈脱落,青铜器纹饰清晰地再现出来。 看着十分简单,也容易上手。 可只有看到本质的陈文哲才清楚,在这驾轻就熟当中,是无数的努力和汗水。 除锈,有很多种方法,其实想要用好哪一种方法,都不太容易。 以前老一辈人用化学药水除锈,这一传统的除锈方法,王琛至今还在沿用。 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将器物表面及纹饰损伤。 虽说现在可以用机器除锈,但不管用什么办法,细致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不能马虎,既要除掉锈质,又不能损伤文物。 文物修复的任何一道流程都是繁琐的,尤其是补配环节,更需要精益求精。 文物修复就得修旧如旧,有些文物缺这个少那个,你得补配上。 在进行补缺配件时,要求天衣无缝,不能有任何将就的心态。 比如有的青铜器,缺一耳或一足,得按照古代的浇铸方法铸出青铜配件。 需要多少铜、多少锡及多少铅,按比例铸出配件,一点都不能马虎。 修旧如旧,最后新修复的地方,还得做旧。 而这反而是陈文哲的拿手好戏,不用多看,多研究! 王琛当年可是年轻人,他从父亲手里接过这门技艺,在南河博物院从事文物修复工作,至今已经持续了36年。 他的修复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他的心目中,父亲不是保守的人,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