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国之瑰宝 (第1/4页)
陈文哲就是根据这「正十二律」,测试这一套金编钟。 甚至他还试着敲了一首《东方红》,虽然有点生疏,但是声音确实十分优美。 「不简单啊,这么一套金编钟,居然还能保存的这么好!」 看着眼前的这套金编钟,陈文哲也是十分感叹。 两百多年下来,除了之前在清宫之内的安稳,之后流入民间,想来这套金编钟,也经历过颠沛流离。 没办法,这么一套黄金编钟,谁看到都知道是好东西,谁看到都想据为己有啊! 所以,它们的每一位主人,都会精心保护它们,可能够流传到现在也真心不容易。 据陈文哲所知,辛亥革命后,宣统皇帝没了尊号,成了溥仪。 他蜷缩在故宫内,但每年的开支都需要三四百万两银子。 「清室内务府」为寻求「财源」,就设法转移变卖故宫的珍宝和财产。 1924年5月31日,经「内务府大臣」溥仪岳父荣源和绍英、耆龄与神都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签订贷款80万银圆。 他们规定期限一年,月息一分,须有抵押品交付盐业银行。 第一笔贷款40万银圆,抵押品就是16枚金编钟。 另40万圆的抵押品,则是八个皇太后、五个皇后的金宝(金印)、金册。 金册是黄金片上镌刻着册封文字,用金丝串成折页式册子。 其他还有金宝箱(金印匣)、金宝塔、金盘、金壶等。 另加上金器镶嵌珍珠1952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