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明代霁蓝,首推宣德 (第1/4页)
可以说,在整个蓝釉瓷体系中,霁蓝釉蓝如深海,是色调最纯正的霁蓝釉是一种惯称。 此前的称谓有“积蓝”、“祭蓝”等,后取“霁蓝”二字,在我国古典文学中象征着雨过天晴,是非常特别的蓝釉瓷器。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宣德一朝。 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 当然,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 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彷。 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宝石蓝。 明代宣德朝时所烧制的霁蓝釉,质感凝厚,色泽美艳,后人才会称其为“霁青”。 现在把它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清代霁蓝釉的烧制技术,在平稳中有所提高。 单纯的霁蓝釉色调沉重,还加入暗刻花纹和描金彩装饰,使器物增添富贵喜庆的意味。 霁蓝釉的特征十分明显,首先它里外施满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其次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再次,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见圈足露胎; 还有,霁蓝釉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突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最后造型碗、盘常见,瓶、壶传世品中少见。 了解了什么是霁蓝釉,那么在做青花瓷的时候,顺手也就把历代一来的霁蓝釉瓷器,也能做一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