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定州让巧薄,邛邑斗轻坚 (第1/4页)
像是提梁杯和省油灯,戴开林先生在《川蜀古陶瓷提梁器鉴赏》就有提到。 “在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的川蜀古代陶瓷中,有许多造型奇特,构思巧妙,匠心别具而特有的器型,如唐宋以邛窑为代表的窑口生产的各式提梁器,其中包括提梁罐、提梁壶和提梁杯。” 提梁杯的产生与注子一样,应该与当时的斗茶之风盛行有关。 至于省油灯,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和《斋居记事》中都有记载。 “宋文安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 《景镇陶瓷词典》也说:“省油灯,一种节能的油灯,唐代川蜀邛崃窑创烧。” 可见省油灯当为“节能减排”的最早范例。 唐代瓷器以单色,主要是青瓷、白瓷为主,也有装饰手法更富变化的越窑“秘色瓷”。 但在低温陶器上却交错使用白、黄、绿及蓝、褐、赭等艳丽的色彩,斑驳淋漓,变化多姿。 这种在一件陶器上,使用三种以上色彩的作法,在安阳北齐范粹墓、py李云基墓即有出土。 但唐时的“三彩”更为明艳富丽、光洁莹润,被称为“唐三彩”。 这种釉彩及施釉方法,对海外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特别是霓虹和朝韩就是在吸收、融合“唐三彩”的基础上,成功地创制了“奈良三彩”和“新罗三彩” 邛窑和其它窑口一样,其釉彩及装饰手法,同样具有唐时华丽而典雅的审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