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百年旧拓 (第1/4页)
铜制佛像,首先要看包底、包浆的情况,还要看鎏金的程度。 现在经常会有人把鎏金佛像的金刮掉,再做旧后以次充好。 此外,从佛像内部观察,新彷的和旧的差别较大。 因为历经百年、千年的佛像,内部经过自然风化,大多是很干净的,包浆也很自然,新彷的内部往往有泥有沙比较脏。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国力强盛及皇帝对佛教的推崇,不仅大量造像,做工也很精良。 自明清以来,藏式造像已成为宫廷造像的主流,其影响和波及面也很广,而且近代以来损毁的较少。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仅清乾隆一朝鎏金佛像,就收藏有几万件之多。 雍和宫也收藏有几千件清代宫廷藏传佛像,散落在民间的小型金铜佛像就更不计其数。 现拍卖市场上,常见的一般也都是明清时期的藏式官方金铜佛造像。 精美的佛像,让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 究其原因,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的目的。 当然,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 由于明清佛像的工艺精湛,加之存世量较少,所以长期以来,在佛像收藏市场上,明清佛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受到的追捧程度,都是其它时期的佛像艺术品不能相比的。 就算是现在的陈文哲,能够见到的,或有可能被收藏的,基本上都是小型铜佛像。 判断一尊佛像价值的高低,并不完全体现在材质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