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晚清精品 (第1/4页)
崇祯时的龙纹,脸瘦尖,长胡须,蓬头散发,爪似蟹爪,显肚凹腰,恰似一条垂死的老龙。 所以说,龙纹的艺术表现,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反映。 崇祯之后,就到了清代的龙纹。 此时的龙纹,做的就很好了,就算是清初的顺治时期,做的也很好。 比如一件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就做的十分漂亮。 入清以后,龙纹的形象,还离不开明末的遗风。 例如,顺治云龙纹花瓶,其上的龙,为张牙舞爪,头细圆,上下颚长,上颚突起,如意状鼻,鼻翼两侧对称的长须向前起舞,头毛成蓬向上竖。 但龙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龙爪紧紧相靠,而是距离较大,向鸡爪形状发展。 故人们称清代的龙爪,为“鸡爪”。 再之后,就出现了更加漂亮的龙纹器物,比如斗彩云龙纹盖罐。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是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时期,龙纹以新的形象出现。 这时的龙首变化很大,过去长长的“猪嘴”缩了,显得下颚比上颚长。 康熙时,龙口形略带圆。 雍正时则显方形,张口的龙,舌随下颚伸出,舌尖上卷。 这时的龙不像明初的戟状,也不像明后期的匕首状。 上下颚的须,康熙时呈锯齿状,以后则分两边,或分成两束长密的羊须状。 上颚鼻翼的两侧,长出特别长而卷曲的须。 头部的角,长而显直且分叉,比过去显大,雍乾后期角的分叉则成山字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