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九章一点都不带心虚的 (第1/4页)
陈文哲跟武三吹牛,旁边两个老人就只能听着。 他们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只能根据陈文哲的提议,认真比对瓷器的款识。 款识,特别是宫廷官窑器的款识,每一款,都有档案记载。 这一点陈文哲也不算是提醒他们,因为只要是懂行的,都知道,而且能看一眼就知道跟真品有什么区别。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如果是新手,也许还要专门找出清宫档案之中的款识,一一比对。 但是对于这些老手,就不用这么麻烦,他们能把所有官窑的款识,全部印在脑子里,如影随形,达到这样的程度之后,就能一眼就看出仿品的不足。 当然,清宫档案之中,不止是记载款识的式样,还有其他。 所以说,对于清代粉彩瓷器的鉴定,清宫造办处档案极为重要。 古代人烧制瓷器是认真的,他们认真的超乎现代人的想象。 比如制作一件瓷器,古代匠人可不是如同陈文哲一样,想起什么做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 他们都是做的定制瓷,从设计、模具到工艺,都是事先设计好了的。 所以,款识,图案,文字皆有定式,如果你现在在市场上看到不符合定式的东西,极有可能就是新仿品。 对款识的研究,对于清代官窑极为重要。 乾隆粉彩官窑瓷器大多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六字款,少数书‘乾隆年制“篆书四字款。 民窑粉彩器亦有书六字款和四字篆书款的,但款识书写极不工整。 这些仿制起来,并没有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