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78:帝王的心思 (第1/6页)
朝会结束了自然就是小朝会。 这项流程是大宋开国以来亘古不变的规则,一般比较重要的国家大事儿,其实都是在小朝会上敲定的。 刚刚入了政事堂的范仲淹显得有些低调,三司使晏殊则看着有些心不在焉。 前段时间王尧臣致士,大家怎么说也是同僚一场,自然要去送一程才是。 只是除了秦为,和那些与王尧臣关系不错的臣子,几乎没有什么人去王家赴宴,这样让老王的一场致士宴显得有些寡淡。 晏殊倒是想去的,只是这个时候登门,却显得有些像是显摆一样,便只让家仆送了些礼过去。 看,你致士了,而我却顶了三司使的位置,这就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外人若是看见,那年会说晏殊这是小人得志。 可比起晏殊,范仲淹却显得坦荡多了,他跻身政事堂成为次相之一,再职位上要比晏殊高了一级,可以说他才是王尧臣致士的最大受益人。 可他依旧去了王家,并且大大方方的参加了宴会。 “李元昊可会倾国而来?” 定下了去西北的人选后,赵祯就令人送来地图,和宰辅们纸上谈兵。 吕夷简摇头道:“怕是不能吧?” 李元昊是个新对手,大宋君臣都不怎么了解。 当初他爹李德明在位时,西夏虽也偶有和大宋发生摩擦,但都是不疼不痒的小事儿。 李德明对大宋这个名义上的‘老子’态度还是比较客气的,至少他一直主张都是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