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_第511章 人才培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1章 人才培养 (第1/6页)

    像这种一两千人规模的招聘,在渭南属于很常见的活动,孙享福在这种场合露一下面,表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就足够了,具体怎么cao作,有造船厂主管人事的人来负责。

    杨顺水的侄子杨林,就是造船厂的主管人事的人,得到了孙享福的指示之后,他回头肯定会再做一个招聘计划,在此之前,他还需要把眼前的事情搞定。

    “由于应聘的人数不足预期,所以,我这里,可以提前的向你们宣布一个好消息,那便是你们中间绝大部分人,将会被造船厂录取。

    不过,造船厂有很多工种,有的技术人员,每个月拿十贯,二十贯的薪资,有的普通工人,却干着比较辛苦的活,拿着两三贯的薪资,能不能拿高薪,还得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

    当然,也不是说,你们在这一次的表现不好,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进入了造船厂之后,你们能够接触到先进知识的机会,就更多了,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你们能够力求上进,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更好的生产技术知识,也是可以出人头地的。

    废话不多说,接下来,船厂的文员,会给你们每人发一张表格,认字的,可以自己填上姓名,籍贯,或者一些简历,不认字的,可以在文员的帮助下填写,填写完之后,大家就开始应聘的考试了。”

    杨林说完,船厂近百个文员,便各自拿着一叠表格,进入到了人群中,由于应聘的只有一千多人,他们一百来人,其实每人只负责十几个人的表格填写。

    孙享福和几位造船上的高级领导,坐在招聘会布置的一干高台上,静静的看着台下那些应聘人员的表现,其中,很少有自己识字的。

    宋小鱼的长袖长裤装扮很显眼,经过宋涛这两天的突击训练,他已经能歪歪扭扭的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