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1|神桥 (第3/11页)
珠玑,反而上不得台面?” 好议论!不愧是武大校长! 露生听得神往。 过去赞颂汤大家、李大家,那是梨园里尊重罢了,就是接过传习所的重任,也无非是艺人自尊、不使技艺失传,究竟心中还是有三分卑怯。如今听了这番话,醍醐灌顶,成日地自赞瑰宝,其实怀宝而不知! 又闻石瑛淡淡道:“今天说要学生们念念戏本,你们觉得可笑,其实内子曾和我说过,好文章不在乎出身,或许十几年、几十年后,这些东西还是课文的必选项目呢。” 他陡然想起求岳说的八十年后,心中一阵悸动。 ——也许这个“八十年后”,就从此刻始! 石瑛是觉得白露生这个人,真是娇生惯养,从小被金少爷宠得不在乎票房高低,他又天生的才华横溢,恐怕是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挫折,大男人一个居然急哭了——虽然可笑,也确实可爱,这等纯真性情,难怪时人痴狂。只是想想又觉感叹,正所谓国家不幸诗人幸,数十年来中国百业凋零,戏曲倒是东风倒了起西风,苦难里也仍有人在曲乐中寻温柔乡,这真是春鸟不知恨惊心,城破犹唱! 但翻过来想想,他能在金家垂危时坚守不弃,可见有情有义,再者如梅兰芳、程砚秋一干人等,多有济困扶危、号召民心之举动,圣人也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一层如果运用得体,倒是政府的一个好喉舌,有时这些红伶说一句话,倒比公文还来得深入人心。更不要说戏曲这东西虽然为前朝轻薄,但如今开明社会,正是需要培养国学精神的时候,与其媚日媚洋,不如将自己的东西捧上台面。因此起初虽觉得金求岳小题大做,转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