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善到骨子 (第6/6页)
农场派了七个壮劳力前来,刀斧并进,锯刨同舞,一天时间,散发着草木清香的长长的宽敞的牛房就落成了。 从此,字迹历来娟秀漂亮,知识基础比较扎实牢固的黎兴成,遇到了他人生当中最好的老师,不仅教给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教给他做人的道理。 一晃,三年过去了,这对情同父子的两个人,不仅建立起了深厚,浓郁的感情,也彼此有了对对方的深刻认识和了解。老人,满腹经纶,正派沉稳,心怀民众;青年,温文尔雅,诚实守信,品质优良。 不久,老人接到通知,恢复职位,返回城市,走马上任。临行,他怜爱的轻拍已哭成泪人的黎兴成的头,一字一顿的说,“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像你这样基础扎实,能够提笔成文的人,岂会埋没?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有见面的机会。” 说完这话,老人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了。 黎兴成泪眼婆娑,飞跑着爬上山梁,看着老人和前来接他的人们的背影,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大山的拐角处,他还蹲下来不停啜泣。 半个月后,当地地区行署发来一份公函,一层层转送,最终由公社秘书在大队支书的陪同之下,将公函直接送达黎兴成手中。 公函上通知,黎兴成同志,接通知后,请速到地区行署计划委员会报到。 老人果然慧眼识珠,青年也没有辜负老人的期望。 现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黎兴成,便是谦谦君子的那位青年。 由于黎兴成是卻明的远房亲戚,这段佳话,卻明不仅记忆犹新,而且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启示。(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