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 创制中国式数学书面体系的建议 (第2/7页)
太监传授算学,那乌太监在算学上造诣深厚,曾对他提及这《四元玉鉴》,称赞其中算法高明。只是他资质有限,那乌太监也只是对他简单一说,所以也不知道究竟何处有这书。” 他这是临时编了一段瞎话,应付徐光启的要求。 所谓乌姓太监云云,无非是乌有之人。 朱由检这么一说,徐光启脸上显出一丝轻微的失望之色,这失望之色里似乎还有些不以为然。 他心想,自己还真以为皇帝读过什么大内独有的算学秘笈,才有这样议论。 他也正想开开眼界。 看看皇帝说的比西洋数学更精深高明的华夏算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看皇帝这支支吾吾的样子,原来不过是听了个老太监胡乱吹牛,便信以为真。 这太监能有什么真学问,更何况还只是听于传闻。 李之藻和徐光启的想法一样。 他们自从接触了传教士提供的西方数学和历法之后,便倾慕崇拜不已。 对中国本土算学颇为轻视。 现在皇帝说中夏算学里也有比西洋算学更高明的,本已将信将疑、 现在皇帝又承认不过是从太监那里听来的传闻。就更在心中叹息,皇帝毕竟也也不能免俗,不免陷入常人会有的夜郎自大、敝帚自珍的心态,缺乏坦然承认异域学术高明的胸襟。 徐光启和李之藻的表情,自然也被朱由检看在眼里。 朱由检心中苦笑,自己弄巧成拙,把话说得太满,反倒让徐光启、李之藻小看了。 问题还是要找到自己说的这几本书,让徐光启等人自己研究了,才有说服力。 不过这也确实不太好办,古代不像后世,各类书籍只要知道书名,通过检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