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皇帝回京听取内阁汇报 (第2/8页)
“《孝经》开宗明义便是‘天之性人为贵’。 “此为吾儒学根本,先儒圣贤所说的千条万条不过就是:生身、爱身、养身、修身、拓身、传身” “便是孔夫子反复说的仁,其实也不过是把自身感受延拓至他人之感受,甚而延拓至于天地便是我身。 “如程子说的‘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 “明白此理,再看泰州后学罗近溪先生说的‘吾人此身,与天下万世原是一个,其料理自身处,便是料理天下万世处。故圣贤最初用功,便须在日用常行,日用常行只是性情喜怒,我可以通于人,人可以通于物,一家可通于万世’也就豁然贯通。” 说到这里,何仁甫感叹道: “异端如释教,如西洋之耶教,往往将有形之身视为污秽,视为拖累,所谓臭皮囊是也,吾儒则不然,对具体之形,有形之身,非但不鄙弃,反格外重视。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形便是身之形,色便是身之色,天赋我身之形色,我必充分发挥天赋形色之作用,方可称为践形色。 “这践形色便是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 “读书进德是践形色,练武艺学兵法也是践形色。” 朱由检点头道:“看来何先生真的悟了。这一番议论却把儒家圣贤所说全都联络起来。”、 何仁甫道:“公子过奖了,这一番议论是得公子点醒后才能生发出来。看来吾也当在读书之余,兼以习武,纵然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