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慑寰宇,不用黑科技_第159章 宋应星对物质守恒原理的定量分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宋应星对物质守恒原理的定量分析 (第6/8页)

应星点头道:

    “确实如此,臣在书稿中也说了,这多出的一两五钱,‘出数借硫质而生’。”

    朱由检眼睛发光道:“但先生又说银朱和水银是同一物,那是不是意味着银朱毕竟和水银不那么相同,多了一些硫质,只是这硫质又和水银密结而难分?这银朱应该说成是水银与硫质结合而化成之物?”

    宋应星听了朱由检这么说,迟疑片刻后说道:“陛下这么一说,倒确实是如此”

    朱由检又继续问道:“先生又为何不把剩下的石亭脂也称量一下,看看石亭脂减少的分量,是否正好是银朱和次朱多出的那一两五钱?”

    其实如果按照后世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汞的原子量是200,硫的原子量是32?。

    要是一斤水银,完全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那得到的银朱质量应该是18.56两,那应该是多出2两五钱多。

    现在银朱和次朱重量之和,比水银质量仅多出一两五钱。

    应该是水银并未和硫完全反应,最后的产物除了银朱(硫化汞),还可能包括部分氧化汞(次朱),还有少量未反应的升华又凝结的水银,所谓“银自成粉,贴于罐上”。

    不过朱由检当然不会把后世的知识提前说出来,他现在和宋应星的交流对话,完全都是在当时人本身的知识范围之内。

    宋应星对朱由检的问题又是一愣,迟疑片刻,脸色微红道:

    “不瞒陛下,臣关于用水银炼制银朱,这前后分量变化,乃是抄自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臣自己却没有做过。陛下既然如此说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