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回登州,战时新政引起的变乱 (第7/8页)
张岱瞪了柳敬亭一眼:“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吾只是据理而言。” 朱由检微微一笑。 张岱这说法,在明代其实不新鲜。 早在嘉靖时期的上海人陆楫就已经论述过了。 陆楫的说法是,节俭就一人一家而言,或许有好处,避免因奢侈挥霍而由富转贫,但对国家天下而言,提倡节俭,禁止奢侈,没有好处。 他认为富人越是奢侈的地方,穷人越容易生活,越是节俭的地方,百姓生活就越是困难。、 以苏杭为例,苏杭是大明富人最奢侈之地,但百姓生活也最容易。 “不知所谓奢者,不过富商大贾,豪家巨族,自侈其宫室车马,饮食衣服之奉而已。彼以粱rou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 陆楫又举例说他家乡上海也是如此,上海在明代号称小苏州,游商聚集在上海的不下数十万人,“特以俗尚甚奢,其民颇易为生尔。” 总之在陆楫看来,因为习俗奢侈,才有商业贸易发达,因为商贸发达,穷民生活也更容易。 朱由检把目光投向张可大,问道:“观甫,你觉得张宗子说得可有道理?” 张可大愣了一下,犹豫道:“末将感觉似乎也有些道理。” 朱由检叹了口气,心想张可大毕竟是武将,思维被张岱一带,就没转过来。 他只得自己说道: “宗子的话只是粗看有理,却经不起推敲。天下的人是这些人,物是这些物。用于此处,就不能用于彼处。用于彼处,就不能用于此处。同样这些工匠,若是不给富人修楼阁园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