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 不同意内阁对郑芝龙的处置提议 (第2/8页)
和赈济灾区的地方富户,对这一救灾政策,还是积极配合的。 当然不配合也不行。 朝廷刚在灾区招募十万大军。 这十万新兵去打后金不行,但要镇压地方平民富户零散叛乱,还是容易的。 从目前态势看,在以上多种措施并举之下,陕北这场旱灾足可应付。 内阁汇报的另一件事是贵州的安邦彦之乱,请示皇帝后续如何处置。 起于天启年间的四川奢崇明之乱,贵州安邦彦之乱也被合称为奢安之乱。 但实际上四川奢崇明之乱是很快平息的。 天启元年九月,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占据重庆,围攻成都。 天启二年二月,成都解围,五月、六月收复重庆、泸州。 原先被叛军占领的四川失地,绝大部分都已收复:“贼所盘踞,悉入版图” 奢崇明一伙只能龟缩回自己的老巢永宁。 到了天启三年四月,奢崇明老巢也不保。 明军攻克永宁,奢崇明父子狼狈逃至贵州水西,托庇于贵州水西的安邦彦。 两年不到,搅乱四川的奢崇明叛乱基本平定,奢崇明父子被明军打成了丧家之狗,投靠贵州安邦彦才苟存下来。 至于安邦彦叛乱拖的时间确实长了一些。 天启二年五月,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攻陷毕节、安顺等地,围攻贵阳。 天启二年十一月,贵州巡抚王三善率军兵分三路,夺取龙里,进兵毕节,两万明军击溃叛军十万,打死安邦俊,贵阳解围。 天启三年正月,安邦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