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4章 (第1/3页)
第四阶段,进一步修正保障效力,改革制度,不履行生产义务者不再纳入保障体系,同时确立多劳多保、少劳少保原则,达成生产与保障之间的平衡。 走完这四步,《全境保障法案》的荼毒基本上就不存在了,它会蜕变为一种促进生产、普及大众的常规社会福利制度,回到本该属于它的位置。 当然,有句古话叫作,万事开头难。 索兰黛尔规划的四个阶段中,最难执行的也是第一阶段。 以多古兰德目前的物资库存,在生产停滞的情况下还能继续维持两年左右的运转,再长就会出现问题。 想要争取到更多时间,就取决于生产恢复速度有多快。 因此,第一阶段会有多少志愿者投入生产,是整个计划的关键。 许多大臣对此比较悲观,因为该阶段是“全凭自愿”。 以常人角度而言,有谁会吃饱了撑着,放着玩乐不去享受,跑到工作岗位吃苦受累? 这根本就是反人性的,笨蛋才会响应号召。 大家都觉得应该跳过第一阶段,宁愿冒着民怨沸腾的风险,强行从第二阶段开始实施。 但是,第一阶段试行后反馈回来的结果,给了索兰黛尔和众臣不小的震撼。 改革试点的飞鸢行省共有2100余万居民,未成年人口16.7%,50岁以上高龄人口19.5%,16岁到50岁之间可称为“劳动力”的人口1340余万。 在志愿者征召令下发后,自愿参与生产恢复的人口居然有112万,基本上都是适龄青年或少年,占到了总劳动人口的8.3%。 这个占比看似不高,但要知道,这些可是纯志愿者! 没有任何人逼他们,以当前的法理,他们也没有参与生产的义务,完全可以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