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第2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节 (第4/5页)

士子皆有不如啊。”

    “连我们浙江的士子,也多有不如。但是人家实力摆在这里,我们这也是按照实力录取,公平公正。”

    李适还是摇摇头,

    “不妥,不妥,本官看我们浙江的士子才录取了区区五十余人,这比例是不是太少啦。”

    施邦曜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还少?

    “李大人,今科已经重点照顾了我们浙江士子,以往每次不过二三十人而已。”

    只见李适摆摆手,

    “既然重点照顾,那就全部录取罢了,本官看今年来参考的浙江士子也不过两百人。”

    施邦曜再次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全部录取?那本官不得马上青史留名,但是这个名是骂名。

    “李大人万万不可,如此下去天下哗然,皆会质疑朝廷的公信力。一旦朝廷失去公信力,威望大跌,大明危矣。”

    李适撇撇嘴,

    “公信力是靠实力支撑起来的,而不是天下人的看法。本官看今科士子不过两千人,把除开江南籍的士子全部录取便是。”

    施邦曜再再次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要本官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吗?

    “李大人,以往皆有惯例,每科取仕不过几百人,甚至洪武时一科不过十几二十人。今年也是看在朝廷有点缺员,才一次性录取了四百人。”

    “这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要是把除开江南籍的士子全部录取,至少有千余人,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荒唐事啊!”

    施邦曜激动地说道。

    李适却不以为然,

    “现在大明中兴在即,正是需要大量官吏的时候。多录取一点,朝廷也可以多培养一些后备力量。”

    施邦曜还是苦口婆心的说道,

    “李大人如此下去肯定会背上颇天的骂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