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火柴人奏折(一更) (第1/6页)
翰林院。 新科状元杨荣、榜眼杨溥、探花金幼孜,正在与一干庶吉士研究朝廷文书,了解朝堂动态。杨荣随手拿起一份奏折副本,打开看去,脸色陡然一惊,站了起来。 “如此惊慌,可是哪里又决堤了?” 杨溥见杨荣神情有异,不由问道。 金幼孜扬了扬手中的一份奏折副本,道:“凤阳府来报,灵璧受灾,现在来看,北方水患之广令人头疼。” 杨荣深深地看着杨溥、金幼孜,沉痛地说道:“张名远大人,走了。” “走了?去哪里了?” 金幼孜一时没反应过来。 杨溥看了一眼金幼孜,金幼孜才明白过来,难以置信地接过杨荣递过来的奏折副本,只是还没等金幼孜看完,手中的奏折便被人夺了过去。 金幼孜有些恼怒地转过身,看着手握奏折的吴溥,刚想呵斥,却看到了吴溥颤抖的手,夺眶而出的泪。 “恩师!” 吴溥手捧奏折,轰然跪地。 杨荣突然想起来,吴溥在国子监研读经学时,便拜在张显宗门下,可谓是亲传子弟。 如今师长去世,自然难掩悲伤。 师恩如海,如父之深。 遥想张显宗,此人也是杨荣敬佩之人,两人身世,甚至有些相通,皆是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 朱允炆亲策史官,列写《张显宗传》,传云: 张显宗,宁化人,起于贫寒,孤母茹志。 幼颖悟聪敏,勤于学问…… 洪武二十四年殿试,太祖亲谕:“文辞详赡,答问意足,有议论,有断制,必有学之士,宜在首选,特赐状元。” 初授翰林院编修,奉敕撰述文章,检阅经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