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三章 刘长阁回京(二更) (第1/6页)
冤案,错案。 冤杀,错杀。 都已经成了过去,该平反的,已经平反了,他们还想怎样,非要去找老朱理论理论为啥杀了他的家人吗? 朱允炆握着名单,下了旨意:“给他们下驾帖,承认错误,交代问题的,全部移民北直隶,不配合的,家主杀,妻儿移民。” 顾三审看着朱允炆,这个惩罚实在是太轻了一些,不足以威慑敌人,于是劝道:“臣以为,不杀不足以惩戒。” 朱允炆何尝不想杀掉这些人,可问题是,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洪武年间四大案,甚至可以说是四大冤案,虽然有些主犯是该杀该死,但风潮却不应该扩大到近乎失控的地步。 “这件事,就让它到此为止吧。” 朱允炆放弃杀戮,不是出于仁慈,而是出于悲悯,同情。 顾三审只好答应离开。 策论结束之后,朱允炆只看了三个人的策论,薛禄、纪纲与袁岳。 薛禄认为练兵与对手应结合在一起,大明的主要敌人是北元,要想御敌于国门之外,应主骑兵,提出“大马场、大骑兵”的整训思路,提出与朵颜卫、福余卫组织骑兵对练,设置奖励,厉兵秣马。 纪纲在大局观上显然不如薛禄,他主张练兵当练忠诚,绝对服从命令,战令下,无令死战不得退。这种思想也符合他的逻辑:我的人,就得听我的命令。 袁岳又是不同,因其出身广西,又参与过与安南之间的战争,在练兵与对敌方面,更多聚焦了安南方向,并作出了一个惊人判断: 大明之敌重寇北元,然先期之敌当为安南。南北大规模作战,当先南而后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