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三百一十一章 泰宁卫,没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 泰宁卫,没了 (第1/6页)

    朱允炆不是一个仁慈、悲悯众生的人,他在乎的,只是大明百姓。

    至于海上飘来的倭人,管他是平民还是倭寇,只要是来自于日本岛,就不允许踏入大明的领土。

    “将这些奏折发至通政司,让他们快速送出去,另外告诉内阁,日后倭人奏报,一律遵前策,无需再作请示!”

    朱允炆指了指奏折,对双喜说道。

    双喜答应一声,抱着奏折便交给门口候着的长随,刚交代清楚,便看到方孝孺、姚广孝联袂而来。

    朱允炆准其入殿。

    见礼后,方孝孺拿出骆冠英的冬考文章,对朱允炆道:“古人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重农则有恒产,重商则无恒产,天下必乱。”

    这里的恒产,即土地。

    姚广孝反驳道:“若无商人贩卖货物,百姓何来器具?仅靠以物易物,这天下岂不是成了朽木?”

    朱允炆皱眉听着两人的争吵,看过骆冠英的文章,抬头问道:“杨士奇为何没来?”

    姚广孝与方孝孺同时一愣,旋即明白过来,上当了……

    该死的杨士奇,他摆明了就是想让我们两个当冤大头,将事情闹大,而自己竟浑然不觉,被人卖了还帮他数钱……

    朱允炆将试卷押在一旁,笑道:“商人重利轻离别,自有其不利之处,但一个国家也不能少了商人,就以折中法来论,商人为了得到盐引,帮着朝廷向边疆运输粮食,若没了商人,朝廷只能征发民工,岂不是劳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