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五章文祸 (第1/5页)
当李善长看到那用红笔圈起来的几句诗句之后,瞳孔微微一缩,就连摸着胡须的手都停了下来。 胡惟庸见状,整个人乐了? 他得意的说道:“恩公你说杨宪这个家伙啊,当真是不知死活啊,他这样岂不是在说当今圣上乃是帝王中出身最差的一个?是一个草腿子吗?” 李善长这个时候,思维飘到了别的地方,根本没有理会的话。 这个时候的他,想到自己的老对手,也是老朋友的刘伯温。 本来他以为杨宪得到了刘伯温的真传,想要对付十分的棘手,所以才一直忍而不发。 哪知今日才知道,杨宪原来是一个纸老虎。 另一边,胡惟庸则是把拉诗集又翻了几页,指着另一诗说道:“恩公你再看这一诗,表面上是赞颂当今圣上横扫蒙虏,还我汉人天下的诗句,但是里面却接连用了‘征夫’、‘伏尸’、‘同族’等词汇,更是对朝廷的大不敬啊。” 等胡惟庸把青竹诗集里的“禁忌之诗”向着李善长详细解释了一遍之后…… 沉默良久的李善长终于是开口回道:“为了扳到一个杨宪,掀起一场文祸,真得值得吗?” 胡惟庸闻言,连犹豫都没有犹豫,眼中露出刻骨铭心的恨意。 他永远都忘不了他当年所受的屈辱。 所谓“文祸”,也就是俗称的“文字狱”。 这种因为咬文嚼字方式,将大量读书人祸害的文祸,自三国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到了隋朝到达了巅峰。 三国最出名的一首诗,便是曹植所写的一首七步绝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