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第3/3页)
分刁钻,只是二甲出身的曾教谕也无能为力。好在有学生口述出一篇佳作,曾教谕便仿写。 那学生又说那篇文章是一个落第且受伤的才子早年所作,早就隐居山林。 可谁能想到,那篇文章竟是宁家子所作,而离州的教谕还有书生竟不知维护离州人,站出来作证。 谁又能想到国子学太学的书生能够联络逗留在京城的书生,有理有据的提出异议,惊动了国子监祭酒? 谁又能想到国子监祭酒那般正义无私,直接禀告皇帝彻查? 最要紧的是,皇帝明知证据不利于他,竟还要求严查,丝毫不给德妃以及八皇子面子。 长子还在絮絮叨叨:“爹啊,去离州的官员都回了,估计这几日刑部的人就会上门,我们该怎么办啊?我让夫人进宫找meimei,竟被守卫拦住了。您说陛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陈尚书只觉大脑嗡嗡作响。 他隐约意识到,自己控制不住贪欲,下错一步棋,毁了大好的形势。 不,按陛下这不念旧情的坚决态度,更像是早就对他不满。 为何? 过往发生的事情一幕幕在眼前闪现,陈尚书即将抓住那丝灵感。 “咚”的一声惊醒了喋喋不休的陈家大郎。 “爹!” * 建光二十年立冬,乡试舞弊一案震惊朝野,随后数人揭发吏部尚书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皇帝大怒,夺去陈茂典吏部尚书一职,流放至明州。陈家子五代不能科考。降陈氏为嫔。封八子为滉王,即日携母去封地,无召不得回京。 陈尚书倒得太快,他下狱后陆续被翻出来的旧案更是表明皇帝早就对其不满。 那些投靠他与八皇子的官员暗自叫苦,又整日提心吊胆,生怕被皇帝惦记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