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百二十六章 商议 (第1/6页)
曾公亮说的苏易简是什么人? 那是太宗朝的人物,太平兴国五年的状元。 他身上有多项宋朝的官场记录至今也无人打破,如最年轻的知制诰(二十六岁),最年轻的翰林学士(二十八岁),最年轻的参知政事(三十六岁)。 苏易简升迁如此迅速,固然有他是状元出身,且深受太宗皇帝信任的缘故,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宋朝官制还不成熟。 开国初期,皇帝权力大,在用人上还是比较随心的,官场规矩上也少了很多方面的条条框框。 而且太宗时的知制诰地位绝不同于今日的知制诰。 首先没有封驳的权力,这是仁宗朝时,富弼开的先例。其次知制诰这职名是终身的,就算外任这个头衔也允许带出去。 就好比知县与县令,知县是京官出身,才能叫知县,而县令一般都是选人。 但出领大州外藩,有知制诰衔名与普通朝臣完全就是两个档次。 可是即便如此,苏简易二十六出任知制诰的记录,也可谓是后无来者了。 官家问章越几岁时,推举章越的曾公亮毫不犹豫地答道:“章越嘉右六年十七岁中得状元,如今正好二十六岁,与苏易简同龄。” 官家心道章越也为官快十年了,他微微点头道:“善。” 王安石道:“章越虽合用,但没有外任过,若授知制诰,那便为一方帅臣都不在话下,这不是朝廷磨砺用人的典章。臣举一人,司封员外郎直史馆蔡延庆文辞具佳,可出任此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