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_五百四十五章 比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百四十五章 比喻 (第1/6页)

    “陈襄。”

    听到这个名字,官家便知晓了,似种谔惹恼了夏人被贬官,陈襄因争礼被契丹一封国书便不得不出外。

    这实在是太憋屈了。

    官家当初也想反对这件事啊,但没办法啊,大臣们的意见太统一了。

    自己身为皇帝也无法反对。

    眼前章越重新提及,不由勾起官家心事。

    但见章越‘垂泪’对官家道:“恕臣冒昧,本不该因这些小事打扰陛下,但陈襄是臣的老师,悉心教臣读书,告诉做人做事的道理。”

    “当初没有陈襄便没有臣的今日。臣今日禀告此情确实是出自私心……”

    官家想到章越当初为欧阳修求情也是这般。有时候官员上疏与皇帝说自己没有私心,纯粹是为了天下,为了陛下。官家还要在那疑心半天,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利害关系。

    反而章越说自己是一片私心,他倒是理解,有时候身为官家,他更喜欢臣子因为私事来求他,而不是公事。

    天地君亲师嘛?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官家倒是非常理解。当初陈襄从契丹出使回朝,章越不惜旷工也要给老师接风,官家就知道这个老师在章越心目中的分量。

    但见章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道:“陛下,但臣想到老师为国争礼,却落了个被贬明州以至于如今气结抑郁,臣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读了一辈子圣贤书,难道就是让我们忍气吞声吗?”

    “老师到底哪里作得不对,难道忠君为国,维护我大宋的体面便是错了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